close

永續發展的國土建設 工程界不能缺席

自從行政院長宣布要興建「蘇花替」後,不論從「輿論」到「政論節目」、或是「政府官員」到「市井小民」;共同的結論就是:等環評是否通過後,再來談興建「蘇花替」的事宜。工程界是否應自我檢討:究竟台灣的國土建設整體施政目標為何?工程界只淪落至「做工」的角色嗎?事實上,永續發展理念的國土建設,應是能夠最大化一國人民的工程效益,並同時能維護工程安全及環境保護間的合理平衡。要達到上述目標,工程界絕不能缺席。

縱觀興建「蘇花替」的爭議事件,環保人士一再於各種媒體上妖魔化「蘇花高」,甚至在政論節目中越俎代庖,說明高速公路與一般省道的差別與工程理念。工程界不論交通部長、大學教授或是顧問公司;鮮少有人敢出來為永續發展理念的國土建設做辯護,此時,不禁要問,工程界在整個輿論壓力下,難道平衡辯論的空間都消失了嗎?若此情勢一直演變下去,如何鼓勵就學中的工程學子,積極努力向學呢?

其實目前環評法第十四條,對於開發案的否決權,造成環評凌駕工程專業、環評委員有權無責,甚或環保人士所稱淪為橡皮圖章,就是一個需要公共論述的重點。同時以永續發展的理念檢視,自從環評法實施後,配合部分環保人士的偏執抗議活動,台灣在過去10年來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量反而是名列世界前茅,顯然目前的環保政策包括環評未發生效用,卻成為永續發展的反指標。因此,不僅環評法規要檢討,環保人士更應對各種爭議案理性抗議,讓國人及開發業著重視永續發展,並非只尊重狹隘的環境保護。

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,能夠有精緻的工程科技克服雪山隧道並不夠,工程界亦到了要全面檢視國土建設政策的時候,對於上游的政策面,應以工程專業的角度多所著墨、研究及討論,才不會遇到重大議題,沒有足夠的論述能力,只有在旁邊乾瞪眼的份。那絕對不是工程界造福台灣永續發展的應有作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ohnson Kung  的頭像
    Johnson Kung

    拱祥生先生痞客幫部落格

    Johnson K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